龙城贤孝故事三则

龙城贤孝故事三则

三晋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,也培植了中华孝文化的深厚根基。被称为“二十四孝”的首位孝子虞舜以其孝行征服了世人,留下“队队春耕象,纷纷耘草禽。嗣尧登宝位,孝感动天心”的千古佳话。在三山环抱、汾水荡漾的太原盆地,代代孝子辈出,他们或行兵打仗,或从政为官,或博学立说,其仁爱之心、敦厚善行,矗立起龙城孝文化一座座不朽的丰碑。

厚待二母 张永德是五代时期太原人,他智勇双全,骁勇善战,是后周和北宋难得的一位将才。他随同周世宗南征北战,与宋太祖合力亲征,为北宋统一、平定南唐屡建功勋。与张永德治国领军的雄才大略相比,其贤孝也是名闻故里。据说,周世宗提携他,并非因他武艺高强,而是看重他的仁德。要说张永德,确实是一个好人。相传,在他很小的时候,母亲因病被休。父亲过世后,他把生母接回身边,侍奉生母和继母。他不厚不薄,修建两堂,分别给生母和继母居住,每天东西两院问安。

看到生母多年来的不幸遭际,进而联想到普天下母亲的不易。有一天,他提笔给宋太祖写下奏章,请求废除当时唐州、邓州鄙陋的休妻习俗。宋太祖大为感叹,挥手朱批“准奏”!还在下面打了两道红杠杠。要说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,张永德能挺身维护女性权益,革故鼎新,倡导仁义贤德,实在是难能可贵。

白云亲舍 过去有“自古清官多孝子”的说法。出生于太原狄村的狄仁杰为大唐武周时期的政治家,他一生宦海浮沉,但始终不改不畏权势、心系民生、辅国安邦的生命本色。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重臣,其铮铮铁骨里,也饱含着让人称颂的义胆柔情。狄仁杰一次在赴任途中,登上太行山,远远望见一片白云孤飞,狄仁杰告诉同行的人说:“我的亲人就在那片白云的下方。”说完注视良久,直到白云飘去才又重新上路。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将要被派往西北持行公务,而他的母亲年迈多病,狄仁杰劝道:“你怎么可以让年迈的母亲在万里之外为你担忧。”于是进见并州长史蔺仁基,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。

研药配汤 明末清初之际,太原出了一位博艺多才、重气节、有思想、有抱负的人物——傅山。傅山早年丧父,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。他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刻骨铭心。作为典型的儒生,傅山认为孝是人的天性,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。他常说“以一人言之,孝无始终;以世界言之,孝无古今。世界有变而孝无变”。在反清复明期间,他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,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。被捕入狱后,嘱咐儿子代为尽孝。他的《哭孝》有载“乱离动转徙,亏尔升斗谋,祖母不至饿,我每暗点头……相守又六年,祖母将弥留。扶抱至揩拭,一切代为周,迳以孙为子,竭力无犹豫”。母亲晚年多病,凭着自己在医药领域的深厚造诣,他一次次研制为母治病的汤药,经过反复对比和筛选,直到确认疗效,才拿来让母亲喝。太原人早餐好那一口“头脑”,又名“八珍汤”,据说就是傅山精心为母亲配制的一道药膳。看着母亲的病一天天好起来,傅山才如释重负。要知道,在兵荒马乱的岁月,傅山母亲高寿84岁,这不能不说是傅山孝心和医术带来的一个奇迹。

赵金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