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身高标准及防治婴儿身高异常的相关经验

关注宝宝的“高度”

由于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,所以宝宝的生养品质备受家长重视,身高问题更是家长关心的一个话题,看看现在各种各样增高的广告,就能发现人们对身高的关注。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有迟缓情形,一直是家长相当注重的事情,尤其是宝宝个头的大小,更是多数家长关心的重点。假使家长双方或有一个人的个子比较矮小时,父母更在意遗传基因是否会影响宝宝的身高。

婴儿身高标准及防治婴儿身高异常的相关经验
婴儿身高标准及防治婴儿身高异常的相关经验 第2张

婴儿身高标准

宝宝的身高记录表

人类的身高发育从胎儿时期开始的,一直到进入青春期,骨骼生长板逐渐愈合为止。在身高方面,宝宝刚出生到1周岁期间,约会长高25厘米。也就是说宝宝刚出生时的身长若为50厘米,周岁时就可长到75厘米,可见,婴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;宝宝1~2岁期间,平均每年会长高10厘米;在2岁~4岁期间,平均每年会长高7~8厘米,且成长的速度会逐渐转慢;宝宝4~10岁期间,平均每年又会长高5~6厘米;11岁~15岁逐渐进入青春期,是生长发育期的第二高峰,平均每年可长高7~10厘米。

在体重方面,宝宝刚出生时的体重约3千克;到了4个月大时,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2倍;宝宝1岁时,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;之后每年还会成长2~3千克。

假使在这段时期,宝宝每年身高成长不到5厘米,每年体重成长低于3千克,身体可能出现了异常状况,需要让宝宝就医,判断宝宝是否是因为肠胃、饮食或内分泌异常而造成生长迟滞。

宝宝长高的幕后功臣

让宝宝长高的幕后功臣是什么?骨骼生长板。决定人类身高的长度主要取决于长骨(手臂、大腿、小腿等四肢皆属长骨,手指头、脚趾头则属短骨),也就是说长骨的长度越长,身高也会越高。婴幼儿的四肢长骨,只有骨干的部分比较坚硬,长骨的两端由软骨构成,各有一个骨骼生长板,骨骼生长板里有丰富的骨间软骨细胞,生长激素会刺激这些骨间软骨细胞不断分裂,产生新的骨间软骨细胞,然后旧的骨间软骨细胞会逐渐钙化成骨骼。在一次次的细胞分裂以及不断的钙化下,长骨的长度才会越来越长,身高也越来越高,直到骨骼生长板愈合,骨骼停止成长,宝宝就不会再长高了。

预测宝宝的生长空间

检测骨龄

有趣的是,年龄和骨龄却不一定成为正比,骨龄指的是骨头的年龄,从检测骨龄中可推敲宝宝的骨骼尚有多少成长发育的空间。若骨龄比实际年龄大的话,表示这位小宝宝的生长板超前,生长板的空间比实际年龄少;反之亦然。假使宝宝约13岁,但是骨龄已经有15~16岁了,那么说明宝宝的生长板已经愈合的差不多了,再长高的空间就相当有限了。

检测骨龄的方式

可利用照射手掌的X光来判断骨骼钙化的状况,从而断定骨龄,并观察生长板是否愈合,以推敲宝宝是否还有成长的空间。检测时,因为手掌距离人体重要器官的位置最远,因此是最适合照射x光的位置。

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

虽然宝宝的年龄相同,但是身长、体重的发育却大不同。有些宝宝的生长发育比同年龄宝宝要高,有些则比较娇小玲珑。为什么宝宝的生长发育会有落差呢?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?侯家玮主任表示,影响宝宝成长发育的因素,主要取决于为先天条件及后天环境两种。

先天影响因素

先天因素包括有家长双方的身高、家族是否有生长激素分泌较少的遗传因子、种族的不同、性别的差异等,这些因素在怀孕时期便已经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。

1 妈妈有先天性疾病或不良嗜好

假使妈妈有年龄太轻或太大(已达高龄产妇标准)、身材矮小、营养不良、高血压、妊娠毒血症、严重糖尿病、抽烟、酗酒、吸毒等状况,都可能影响胎儿将来的发育。

2 胎盘、子宫功能异常

假使妈妈本身有子宫畸形、胎盘发育不良,也会导致胎儿发展迟缓。

3 胎儿本身原因

假使宝宝有染色体异常、透纳氏症候群、先天性德国麻疹、或先天性巨细胞症候群等,也会让宝宝出现生长迟缓的状况。

什么是透纳氏症候群?

“透纳氏症候群”是X染色体部分或全部缺损,患有此病者,外观上会有蹼状颈、手背或脚背水肿、手肘外翻、盾状胸、皮肤有色素痣、手或脚指甲发育不良或凹曲状、第四手掌骨较短等特征,不过有些幼儿外观正常,只有身材矮小,因此,身材矮小是透纳氏症候群的共同特征。患有透纳氏症候群者也会常合并心脏先天异常如主动脉狭窄等、肾脏先天异常如马蹄肾等。再者,如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血糖耐受性不良、糖尿病、中耳炎或听力异常、脊柱侧弯、胃肠道出血或大肠发炎,也常伴随出现在透纳氏症侯群者身上。需注意的是,绝大部分的透纳氏症候群患者都有卵巢功能退化的现象,因此女性病童到了青春期,必须靠口服女性激素及黄体素补充才有胸部发育及子宫发育。

婴儿身高标准及防治婴儿身高异常的相关经验 第3张

婴儿身高标准

后天影响因素

后天环境中会影响宝宝身高发育的因素则包括了生活习惯、运动、营养、慢性疾病、过敏体质等,这些因素和宝宝身高之间的密切关系,将在下文一一说明。

宝宝快长高高

其实,家长的身高和宝宝长大后的身高是有关联的:

男孩成年身高=[父亲身高+(母亲身高+13)]÷2±7.5cm

女孩成年身高=[(父亲身高-13)+母亲身高]÷2±6cm

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,宝宝以后的身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的,而不是一出生就决

定了的。宝宝能长多高,遗传因素决定了范围,而后天环境则决定了遗传潜能能发挥多少,所以,在宝宝长高的问题上,后天环境因素则更重要。既然这样,那家长应该在后天环境上做哪些工作,在长高问题上帮到宝宝呢?上文我们说到一些会对宝宝身高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,现在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影响宝宝的身高的吧!

晚睡、熬夜都会影响长高的速度

根据医学统计,在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期间,是褪黑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。褪黑激素是由脑下垂体中的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,松果体掌握人体生理时钟的运行,在适当的时候分泌褪黑激素,帮助人体增加困意,进入深层睡眠。当人体进入深层睡眠时,在褪黑激素的影响下,血糖逐渐降低,进而带动生长激素的分泌,换句话说,通过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进入深层睡眠,还可进而带动生长激素的分泌。根据科学研究,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,因此,常说的婴儿“一眠大一吋”,可是有科学道理的。

同时,宝宝在睡眠的时候,肌肉放松,有利于骨骼和关节的伸展,对宝宝的身高起到促进作用。宝宝的睡眠时间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,一般来说,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为16~20小时,1~3岁的宝宝为12~14小时,4~6岁的宝宝为11~12小时。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,也是为宝宝长高提供多一点帮助。

适度运动 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

在营养充足的前提下,适度的锻炼是促进身体长高的有效手段之一。在骨骼生长板尚未愈合期间,适度的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,促进新陈代谢,使骨骼发育更快。同时,经常运动运动、玩玩游戏,能促进骨骼的生长,让骨骼变长变粗,增加骨骼密度。一些轻度伸展筋骨的运动,可以调节血糖,增进血液循环及活化身体代谢系统,促进生长激素分泌,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正向的帮助。

需注意的是,在带宝宝展开运动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,避免拉伤、跌伤等运动伤害发生。关节扭伤是相当常见的运动伤害,但在治疗上却得相当小心。由于生长板的位置和关节相当接近,假使关节受伤,且事后若缺少适当的医疗诊断及救治,可能会伤害到生长板附近的血管,影响血管运送养分到肌肉和骨骼的正常机能,也会连带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作用,进而影响生长发育。

营养摄取要合适

蛋白质是建造新组织、促成人体骨骼、肌肉组成的重要成分。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,适时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,对促进骨骼发育是相当有效的。摄取蛋白质的来源可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种,植物性蛋白质可通过五谷根茎类、核果类来摄取;动物性蛋白质则可通过奶、蛋、豆、鱼、肉类(以鸡肉含量较多)来摄取。

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蛋白质只有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,如果摄入过多蛋白质,能量不够,会增加身体的负担,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等情形,影响宝宝的成长。

过敏疾病的用药

如气喘的吸剂或口服过敏用药,若成份中含有类固醇,若长时间使用,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作用,从而影响宝宝的身高。至于外擦软膏,若药膏的类固醇浓度较高,长期使用也可能会对宝宝的身高造成影响。所以若宝宝本身有过敏疾病,且需要定期服用过敏用药,在进行内分泌诊断时,要让医生将此因素列入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因素之一。

让宝宝少生病

宝宝生病的时候,尤其是慢性疾病,会导致生理功能会出现紊乱现象,将直接影响到宝

宝的生长发育。一些长期的慢性疾病,如慢性肝炎、慢性肾炎、哮喘、心脏病、贫血等,均,

均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身高发育;而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,如染色体异常、软骨发育障碍

等,更会大大影响宝宝的身高。因此,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护好宝宝,尽量让宝宝远离疾病,

一旦宝宝不小心生病了,也要尽快治疗,及早的治疗能将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长损害降到最低。

上文就是关于婴儿身高标准的介绍,育儿知识是我们年轻人比较缺乏的,但是不用担心,选择收藏我们网站,解决你其他生活中的疑问吗?我们整理了最专业的育儿经验,希望对你能起到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