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觉流口水喝口凉水都长肉 或是脾虚中医教你辨证施治

睡觉流口水喝口凉水都长肉 或是脾虚中医教你辨证施治

从中医角度而言,人体内的五脏对应着五种体液,其中脾对应的是口水。当脾脏气血亏虚、功能虚弱时,就无法控制口水,就会出现口水自动流出的情况。如果把口腔溃疡、面部肌肉失控等疾病因素排除掉,那么睡觉总流口水,原因多是中医里说的脾虚。

脾虚的人除了流口水,还可能伴有面色萎黄、精神疲惫、心情抑郁等症状。此外,脾虚的人往往还会有大便溏薄,神倦乏力,少气懒言,面色晄白或萎黄,或见浮肿或消瘦,舌淡苔白,脉缓弱等问题,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,“负责”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,再输送到全身。一旦脾的功能衰弱了,全身缺乏能量,就会出现上述症状。

那么,脾虚湿怎么引起的呢?

脾虚证是指脾气不足,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。多因饮食不节,劳累过度,久病耗伤脾气所致。

脾气虚弱,运化失职,水谷内停,故纳少、脘腹胀满;食后负担加重,故腹胀更甚;水湿不运,流注肠中,故大便溏薄;脾主肌肉四肢,脾虚日久肢体失养,故神倦乏力;中气不足故少气懒言;脾虚失运,水湿浸淫肌表,故面色白、浮肿;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气虚,日久可致营血亏虚,或气血两虚之证;肌肤失去血的儒养和温煦,可致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浮弱,是脾气虚弱之象。

脾虚怎么办?中医教你辨证施治!

中医脾虚证其病情较繁杂,主要有呕吐、泄泻、水肿、出血,分述如下:

睡觉流口水喝口凉水都长肉 或是脾虚中医教你辨证施治 第2张

1.脾虚呕吐

证候:饮食稍有不慎,即易呕吐,时作时止,胃纳不佳,食入难化,脘腹痞闷,口淡不渴,面白少华,倦怠乏力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濡弱。辨证:脾脏虚弱,胃气上逆所致。治则:健脾和胃止呕。主方:香砂六君子汤加减。方药: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陈皮、法半夏、木香、砂仁(后下)、吴茱萸、藿香、炙甘草。

2.脾虚泄泻

证候:大便时溏时泻,迁延反复,完谷不化,饮食减少,食后脘闷不舒,稍进油腻食物,则大便次数增多,面色萎黄,神疲倦怠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辨证:脾虚失运,湿注肠道所致。治则:健脾渗湿止泻。主方:参苓白术散化裁。方药: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砂仁(后下)、炒扁豆、山药、桔梗、薏苡仁、胡黄连、炙甘草。

3.脾虚水肿

证候:身肿,腰以下为甚,按之凹陷不易恢复,脘腹胀闷,食纳减少,面色不华,神疲肢冷,小便短少,舌质淡,苔白滑,脉沉缓。辨证:脾虚水停,泛溢肌肤所致。治则:温脾利水消肿。主方:实脾饮加减。方药:制附片(先煎)、干姜、白术、茯苓、木瓜、槟榔、生姜皮、泽泻、炙黄芪、炙甘草。

4.脾虚出血

证候:便血紫黯,甚则黑色,或尿血、吐血、衄血及紫斑,神疲乏力,气短声低,面白无华,头晕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无力。辨证:脾气虚弱,血失统摄。治则:健脾益气摄血。主方:归脾汤加减。方药:人参、炙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龙眼肉、地榆、白芨、阿胶(烊化)、炙甘草。

如何预防脾虚?

睡觉流口水喝口凉水都长肉 或是脾虚中医教你辨证施治 第3张

1.宜食食物

具有补脾益气、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,如粳米、籼米、锅巴(焦锅)、薏米、熟藕、粟子、山药、扁豆、豇豆、牛肉、鸡肉、兔肉、牛肚、猪肚、桂鱼、葡萄、红枣、胡萝卜、马铃薯、香菇等。

2.忌食食物

性质寒凉,易损伤脾气的食品,如苦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茄子、空心菜、芹菜、苋莱、茭白、莴笋、金针菜、柿子、香蕉、枇杷、梨、西瓜、绿豆、豆腐、莜麦等。

味厚滋腻,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,如鸭肉、猪肉、甲鱼肉、牡蛎肉、牛奶、芝麻等。

利气消积,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,如荞麦;山楂、萝卜、香菜等。

睡觉流口水喝口凉水都长肉 或是脾虚中医教你辨证施治 第4张